说简单一点,差别税率产生的税收差额与企业生产的污染防治运营成本之间有没有可比性。
例如,生活污水处理的前端是排水管网,生活垃圾处理的前端是垃圾清运即环卫,危险废物的处理前端是危废运输等。当然,不是所有的节能环保处理业务都存在中间链条,尤其是以单个项目形式出现的处理方式,如大气处理通常属于就地处理,通道过程极短而被忽略,直接进入了下游的处理环节。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2017年上半年,中国葛洲坝集团环保业务整体收入达到138.1亿元,而其环保业务核心板块绿园科技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8000万元,其中大连环嘉业务量大幅度上升,营业收入、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长。而末端处理的核心链条就是投建运,这样一来,整个行业就被打上了投建运的烙印。污水处理、再生水及自来水收入则达到18.5亿,占比约为55.8%。然而,通道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大量资产如排水管网、环卫业务等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市场化程度较低。末端处理环节备受资本青睐,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中,危废运输类企业资质限制严格,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物流类企业中危废运输企业鱼龙混杂,环卫企业不少已实现规模化扩张物流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固废板块,包括环卫类企业和危废运输类企业。随着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落地实施,该地区的环保产业必将快速发展。
环保和绿色建设公司受青睐如今,围绕绿色环保的主题概念,雄安新区生态建设序幕陆续拉开,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利好的。生态环保成建设重点根据规划内容,生态环保一直会是雄安新区的重要抓手,也是其先期发展的应有之义,国家层面正不断发力制定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如今,雄安新区规划框架基本成熟,生态环保成建设重点,一些环保和绿色建设企业有望受益。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们建议关注雄安环保各细分领域的龙头概念股,如:先河环保、启迪桑德、清新环境、首创股份、碧水源、雪迪龙等。
此外,在环保税税额标准上,河北实施区域间差异化政策,主要污染物税额标准将按地域分为三档,环绕北京和雄安新区周边的25个县区税额标准最高,将按最低规定税额的8倍征收。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政策专家骆建华认为,雄安新区将会给商业企业,特别是环保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且前景巨大。
川财证券表示,雄安新区主题的投资机会有望集中在环保和绿色建设领域,其中,与绿色智慧新城相关的环保和地下管廊类公司、与绿色建设相关的建筑建材和地热开发类公司有望受益。在环保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尤艳馨表示,涉及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两大规划已基本完成,环保部已协调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实施雄安新区洗脸工程,支持雄安新区正在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自2017年4月1日以来,从中央到省再到新区,都把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一项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其建设进程也一直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环保部曾与河北人民政府签署《推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将扎实推进协议的落实,着力支持白洋淀流域环境整治、雄安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污染协同防治、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环境治理工作
大唐环境以1460.66万元收购恒通公司80%股权。而从海外投资来看,明年及后年的投资趋势仍将继续上扬。地方层面,《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贵阳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浙江省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也开始密集落地。在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2018年环保政策驱动效应将加速释放。
日前,中国天楹拟85.74亿元收购欧洲环保企业Urbaser100%股权便是一例。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7000万收购盐城中惠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环保产业并购潮风起云涌事实上,在大力度环保政策驱动下,自2017年下半年至今,各路资金就开始竞相进入环保产业,并购潮更是风起云涌。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冯良此前表示,环保政策推动的力度前所未有,这也预示着环保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不仅如此,环保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出海外。环保产业迎来发展机遇记者梳理发现,自1月1日起,国家层面,《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多个环保新政正式实施。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2年我国环保产值预测达到12万亿元。继2017年成为环保政策爆发年之后,2018年1月,环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18年环保行业依靠并购拓展业务的情况仍会持续,并购规模将趋于稳定,预计将维持在300亿元至400亿元,并逐步转向对并购公司的业务经营整合为主。国中水务拟收购环境环保专用设备制造公司。
奥丰环保拟1.735亿元收购厦门坤跃100%股份。而此前的2017年,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等数十个重磅政策发布,已经成为环保政策爆发年。
其中,永清环保拟10.75亿元收购康博固废100%股份。2017年7月,由中车控股的中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2月,中核集团成立中核环保有限公司进军环保市场。
盛运环保1月1日晚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购买新能源相关行业资产。而去年,盛运环保曾携手中节能华禹基金专门成立200亿元产业并购基金,首期60亿元,拟用于投资固废上下游及其他环保业务。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大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表示,环保企业走出海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并购发达或准发达国家的成熟环保企业,二是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在不少专家看来,持续加码的环保政策将进一步放大环保市场空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营企业之外,不少央企、国企也开始跨界进入环保产业。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环保行业并购动作就很频仍。
专家表示,央企、国企的强势进入将使得环保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环保龙头企业的并购步伐将呈加速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条环保新政于1月1日正式实施。
而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看来,环保行业分化和重组仍将加剧,一些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在整个行业的占比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污水、垃圾、环卫等运营类资产并购中,可能出现巨额交易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18年环保行业依靠并购拓展业务的情况仍会持续,并购规模将趋于稳定,预计将维持在300亿元至400亿元,并逐步转向对并购公司的业务经营整合为主。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2年我国环保产值预测达到12万亿元。
地方层面,《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贵阳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浙江省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也开始密集落地。日前,中国天楹拟85.74亿元收购欧洲环保企业Urbaser100%股权便是一例。而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看来,环保行业分化和重组仍将加剧,一些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在整个行业的占比会越来越大。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冯良此前表示,环保政策推动的力度前所未有,这也预示着环保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奥丰环保拟1.735亿元收购厦门坤跃100%股份。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7000万收购盐城中惠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环保行业并购动作就很频仍。在不少专家看来,持续加码的环保政策将进一步放大环保市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营企业之外,不少央企、国企也开始跨界进入环保产业。而此前的2017年,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等数十个重磅政策发布,已经成为环保政策爆发年。
项目建成投运近一年来,已有效提高了当地负荷的供电质量,减少了停电次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用电条件。 [阅读]
我国现有建筑立面超过400亿平方米,如果利用1%建筑面积,按10%转换效率计算,一年可发电400亿度。 [阅读]
中国光伏企业不应过于关注国际市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完整清晰的产业链条做依托,而国内企业单纯追求上游多晶硅的产销,对下游光伏电站却鲜有涉足。 [阅读]
陈德铭提到,如果中美要打贸易仗,是谁都输不起的。 [阅读]
作为国内光伏企业龙头,赛维LDK遭遇产品滞销、资金链空前吃紧的危局。 [阅读]
在两家公司2011年的负债表中,尚德电力的应付账款为34.65亿元,而无锡尚德的应付账款为35.73亿元,尚德电力的预收账款为7987万元,而无锡尚德的预收账款为3469万元。 [阅读]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破产是最为正常不过的现象,投资者正是通过破产释放的信号将资源配置到其它更好的行业中去,从而避免了再次的浪费。 [阅读]
两个细节似乎能透露讯息:一是他选择了在业内争议不断的薄膜电池领域,另一个则是在进入光伏领域时采取了垂直一体化的通吃策略。 [阅读]